說起孩子的逆反問題,很多人家長都深有感觸。然而孩子究竟為什么會逆反,又該怎樣與逆反期的孩子和平相處,同時盡到監護者的責任,引導孩子走向正途呢?
其實孩子會有兩次的逆反期
說起逆反期,我們熟悉的往往是青春期的逆反。實際上在此之前,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基本還會有一次逆反,發生在孩子3-5歲時。所以,我們需要對著兩次逆反期特別關注,因為兩次逆反都對孩子身心成長很關鍵。
那么,第一一次逆反正值語言智能和動作智能基本發展成型,開始具有記憶能力,思維能力、肌肉運動能力、平衡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?;旧罴寄?穿衣、系鞋帶、吃飯等)的逐漸完善,孩子的活動范圍逐漸增大,不再滿足于嬰兒時期在父母懷中和嬰兒床上游戲的活動范圍。思維和行動能力的發展也帶來了孩子主觀能動性的進步,很多事情愿意自己做,按照自己的想法做。與此相應的,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成人的要求、懲罰等會開始表現出執拗、逆反等行為。
很多家長之所以對一逆反期沒有太大的印象或感觸,與我們對這時期的反抗行為的解釋有關。這一階段孩子執拗的的話,比如跟家長說“不”,不愿意家長參與自己的游戲活動,觸碰自己正在堆砌的積木……這些事實上都是反叛行為的表現。是孩子希望獨立做事情,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,卻又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、表達情緒,將自己的要求合理化。若是家長沒能很好的體會到孩子的想法,過于放縱溺愛或嚴格管控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。
第二次逆反則處于小學進入中學的階段(11-13歲前后),這一時期的孩子大腦的結構剛剛發育完善,伴隨著升入初中,知識面增加,內心世界趨于豐富,形成了初步的價值觀。與父母的價值觀存在差異時就會覺得得不到父母的理解。有了生存的能力卻還缺乏生活經驗。獨立活動的愿望十分強烈,想要擺脫父母,卻又必須依賴家庭。此時的孩子不愿被人過多的管教和叮嚀,倘若他們感到沒有得到“成人”一樣的尊重和信任,就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,萌生對立情緒。
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?
了解過青春期是什么,那么如何與處于這一階段的孩子相處,就成了每個家長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兩次逆反,可以說都是希望得到思想、行為上的獨立和尊重?;诖?,家長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也需要經歷思想態度和行為上的“轉型”:一次是逐漸更少的插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,但是對于孩子想做,卻不合理的事情需要了解原因,循循善誘的讓孩子了解一些簡單的道理,不盲目寵愛,也不盲目管制;
另一次,也就是青春期的這次,由于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了解事物、進行思考的能力,對于孩子做出的行為或決定需要首先給予信任和尊重,了解孩子行為和想法真正的原因,通過提建議等成人之間的平等溝通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,更少的“叮嚀”和碎碎念,更多的“引導”而非“控制”,才是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更好方式。
當然,青春期孩子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多種多樣,例如早戀、厭學、上網成癮等等問題……不同的問題需要對應不同的解決方式。但不論如何,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,才是雙方友好溝通的基礎。
免責聲明:本站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圖片為本站編輯網上尋找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是一個普及心理且幫助有心理困惑的人來獲取信息,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,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聲明:該站部分文章及圖片系轉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心理知識信息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